第247章 书信一封
中午吃过饭,高峻和别驾、二哥、高审行一同起身,要到柳中牧场里去,他们不知岳青鹤给桑林招到了多少人,够不够用。另外人们的工钱要怎么定,第一笔钱要从哪里筹集,都要抓紧计议。
四人刚刚到了院门口,就见从牧场的方向驰来了几匹快马,为首的正是西州大都督郭孝恪。他带了几名随从护卫从西州赶来,完全是出于礼节上的需要。
高审行的妻子从长安追到西州来,郭孝恪得到了消息但没有腾出时间与崔氏见面。更主要的是高审行在柳中牧场,他单独见崔氏也不合适,但是这个环节是必要走的过场。
按理说高审行只是个从五品上阶的西州长史,他的家人到西州来,根本不用都督废心想着此事。但是高审行的身后是高家。
众人寒暄着再次进入院子,柳玉如等人忙着出来迎接,而崔氏也抹抹眼睛从屋中出来相见。郭孝恪见了崔氏,看出了她脸上的不快,笑问,“贤嫂千里会亲人,怎么好似有些伤感?”
高峻看崔氏未曾说话,先拿眼睛瞟了一下柳玉如,心中不禁大骇。郭都督知道自己真实身份是长安侯府的长公子,若是让崔氏一口再说出来柳玉如的身份,那要怎么处?
柳玉如的身份是一直瞒了郭都督的,如果此时让郭孝恪知道了她的身份,以郭孝恪的修为必不会当时就说什么。
但是他心里一定会对自己产生不良的看法。真到了那时,郭都督是不会想到这两个人刚到西州时是如何艰难的,只会把两人当时面临的步步紧逼、生死攸关的形势一笔忽略。
他心里面先是会责怪这二人对他的隐瞒,再者也会对这二人成亲后的生活产生怀疑——这样身份的两个人,这些时日是怎么过来的?
柳玉如的脸色也霎时间变得阴晴不定,她与高峻有着同样的担心。
谁知郭孝恪随着崔氏的目光看向了柳玉如,哈哈一笑, 说道, “哦,我知道了!高贤侄与玉如的婚事,高府之中才来了一位六叔。虽说有我这个都督为媒,但在场面上确是缺少了家中的至亲, 这是大不该的。”
又转向了崔氏道, “贤嫂一定是见了儿媳,深感过意不去了。”
郭孝恪不这样说, 崔氏也不大可能刚见郭都督的面就说这个, 她也早就听说过郭孝恪给这二人为媒的事情。她在都督问话后看向柳玉如,那是真实的心情表露——她的不快与柳玉如有关。
不过, 她一见郭孝恪对高峻和柳玉如十分平和亲热, 心说,月老如此英豪,我就更不能说了。不但不能说, 还要表现出对这个儿媳十分喜欢才是。
当下笑着道,“都督,你说的正是了,我一见这媳妇,便十分的喜爱,放眼长安又有谁能及得上她?方才我正是为错过了他们的婚礼而自责呢!”
说着,满眼爱怜地拉起柳玉如的手, 放在自己手中轻轻的摩挲。
高审行、高峻、柳玉如,以及家中那些个刚刚见到崔氏发威的女人们不由地愣住。又有几个姐妹去看崔嫣。
郭都督不便在这里久留,礼仪到了,便起身要走。他招手让随从递过来一封书信转交到高峻的手中,说道, “这是你那位义兄给你写来的,不知有什么大事。”
高峻接过, “薛礼大哥此时来信,一定是他从军的事有了眉目。”
众人都十分的奇怪, 纳闷高峻因何不看信便知信的内容。都督随口道,“哦?难道你们事先有过约定?”
高峻说, “这倒不是,我这位义兄薛礼的本事郭都督恐怕已经见识过,当日攻打焉耆若不是他赶上, 我们不知道要费多少周折。”
郭孝恪道, “那是真的,又有谁能徒手捋直了鸭卵粗的戟杆。不过我倒有兴趣听听你对此信来意的分析。”
高峻说, 当时都督对他进行挽留时,他曾说如果家中老母病愈,则会考虑到西州来从军。以我对义兄的了解,他自己家中的琐事必不会麻烦人千里传信。而他老母亲的病情好或不好,他都不会来信的——这属于家事;既然当时已与都督说明了,那么老母亲病好了他自会来,而不会事先写信——这不是他的性格。
郭都督点头,又听高峻说:如今义兄的信到了,我猜是他与郭叔叔的约定之事有了出入——他从军了,但不会来西州,同时也说明他老母的病已然好了。
樊莺听了问,“为何不会是其他的大事?”
郭孝恪有些急地道,“我倒要看看。”说着催高峻拆信。高峻拆了信,把信的内容当场念出。屋中众人连崔氏在内,因为先听了高峻的猜测,此时都想着验证,一齐禁声听着:
“高峻贤弟,兄母病愈,恰逢营州都督张将军士贵奉旨,总领幽、营二州,及契丹兵力欲伐高丽,仁贵谒张将军应募,请从行,并已获准从军。特此相告,请转告郭都督,代为致歉。”
寥寥几句,不一会儿念完了,郭孝恪鼓掌叫道, “你果然猜对了!贤侄这样机敏的心思, 也难怪敢单人去颉利平叛了。又有什么对手不被你猜到心里去?”
他转向高审行, “我失了薛礼,但是高贤侄却不能放任了, 我要调他去西州统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