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十八年十一月底,中俄奥三国联合签署了《南京合约》。
历时三年有余的第六次俄土战争——第二次中俄战争结束了。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虽然那些土地在现在这个时候被很多国人视为苦寒荒芜野地,似乎半点价值也没有。
陈汉内阁在协议签署的第二天就宣布——黑龙江以北土地,以五华元一亩的超级低价,对全社会公开出售。而这几年经过勘察,黑龙江以北地区一共可供出售的土地高达5500万亩。
蒙古北部地区的牧场和田地可供出售的总面积则比黑龙江北部更多许多,北海地区【贝加尔湖】本身就生活着不少蒙古人和汉人的。前者看样子,很多人也是不准备再往西迁移了。
而至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一样是五华元一亩地的超级低价,那可供出售的总面积比黑龙江北部和北海地区相加在一起都要多。
陈汉公布这一政策的时候,俄罗斯使团和瑞典的使团还都没有离开南京,看到了这一政策,前者是心如刀绞,后者是满满的羡慕。
但这两国人并不知道,陈汉这次的‘战果’虽然在接下的一年中就为国库收回了五个亿以上的资金,但在未来的一百年中,不管是黑龙江北部地区,还是北海地区,亦或是西西伯利亚地区,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中国人,总共也不过1000万人口,似乎还没有原时空俄罗斯占据的西伯利亚人口多。
陈鸣也是在好几年后才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买地的人很多,真正迁移过去的人却很少。他那时很是苦恼了一阵,很是思索了一番因由,最后觉得是人口太少的缘故,中国又太大的缘故。
这个时代的国人有着太多太多的选择了。
他们去南洋,去南明州,去北美,那效果不都比跑去西伯利亚强么?
虽然那些地方的‘生活成本’比西伯利亚更高,但西伯利亚太荒凉了不是?
如今国内已经逐渐增大在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上学、上夜校的机会,对于很多观念传统的中国老百姓来说,人离乡贱是一,耽搁了孩子上进是二,这第二条甚至比第一条都更重要。
而西伯利亚那鬼地方,想要形成一条完整的教育链,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啊?!
只不过眼下的陈汉权贵和在华的商人们并不知道这一点,在承天十九年,也就是西历的1793年,东方世界的目光全都关注到了一个巨大的成交额,在那一年的十月中旬,陈汉内阁主持的‘买地运动’收获了巨大的成功——总成交额突破五个亿,几年战争中耗费的大把军费都一下子回笼了一小半。而其中光是单笔成交额在十万华元以上的买卖土地案,那就超过2000件。
陈汉国内的工商阶级对政府的支持力度之大,让人膛目结舌。虽然这些人在购买田地的同时也在寻求着购买矿山,现在开发不了,也不适合开发,可这能留作以后啊,可以成为企业家族的底蕴不是?
这就好比勘察加半岛上的金矿,如今这个年代很显然不适合开采,那鬼地方,连祥州的金矿都比哪儿更适合开发,但矿产部拍卖金矿的永久性开采权的时候,以九州商会为首的国内商帮财团,还是飞快的将之一扫而光。
当然,这里头九州商会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身份更高一些的人还能隐约的知道,那些金矿的永久性开采权不仅仅是九州商会出的手,还是直接收拢到了皇帝的手中。
而皇帝对勘察加半岛的金矿还说出了一句话:放上一百年后,再看么。
等到内阁公开出售西伯利亚土地的时候,九州商会又再度大手笔出击,先后在北海、黑龙江北和西西伯利亚平原,抢得了二三百万亩土地。
整个承天十九年,那就是陈汉国民享受战争红利的幸福时光。
虽然这个范围更多是东北、西北和蒙古地区的人口,内地的老百姓对于移民西伯利亚,或者是花钱去西伯利亚购买土地的热情不大。
但整个中俄第二次战争里,付出最大牺牲的也是东北、西北和蒙古地区的老百姓不是?
所以在大批的国防军带着胜利的喜悦,意气风发的从前线撤回来的时候,这些在战争中付出的老百姓享受到了难得的战争红利,这也是顺理成章的。
整个帝国在承天十九年这一年,都没有怎么把眼睛向外看。
柳德昭一次次的开启内阁碰头会,商议着诸蒙古汗国和哈萨克汗国的地盘划分,这事儿倒是不难解决,可难以解决的是‘中国援助’的配置顺序。
如果大草原上再傻逼的人也不会自认——弓马即可无敌于天下,面对火枪火炮火箭弹,弓马算个屁。
而游牧民族对于武力的认知是最有体会的。
谁的拳头硬,谁就有发言权,谁就能占据利益。
当初土尔扈特部就是拳头没有准噶尔部硬朗,然后他们迫不得已的,就被逼的出走欧洲。
而到了伏尔加河流域后,在渡过了最初的一段好日子后,土尔扈特人的全都没有俄罗斯帝国硬朗了,他们就只能对圣彼得堡俯首听命,然后一次次为俄国人冲锋陷阵。
所以,每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对于‘武力’都视为最重要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