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樱花国,已经是深冬。
大板市,武田制药总部的一件豪华办公室里,董事长武田和久站在落地玻璃窗前,眺望着远方的夜色,皱眉沉思。
武田制药是亚洲第一,世界前十的制药巨头,能让他陷入沉思的事情,明显并不简单。
3年前,武田制药通过一场标准的小鱼吃大鱼的并购,并购了公牛国的罕见病制药巨头夏尔公司,这场并购金额高达650亿美元,几乎是这两家公司收入合在一起的2倍。
这场并购让武田仿佛开挂了一般,身价一路上涨,不但一跃进入全球制药前十,在罕见病板块的销售额超过渤健,成为罕见病赛道上第一名,还解除了专利断崖危机,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从化学药物到生物制药的转型。
与此同时,这场并购也让武田背上了超过30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
自此以后,武田制药就开始走上了还债之路。
公司宣布了一项价值达100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剥离计划,并在2年内出售了包含其旧总部在内的21项非核心资产。
通过一系列在外界看来壮士断腕的抛售行为,武田的减债行动走得又稳又快,很快就站稳脚跟,实现了利润翻倍的目标,营收也大幅上涨。
武田制药这番剥离成熟产品的行为,实属明智之举,不但减轻了债务,也为核心产品的研发保留了充足的资金,使得公司接二连三在罕见病赛道重拳出击,上市了好几款孤儿药。
其他跨国巨头也同样看好这条赛道,辉瑞,阿斯利康,罗氏等不断紧随其后,纷纷发起对罕见病药企的高额并购。
一时之间,罕见药领域群雄并起,争相厮杀。
而这时,华夏医药巨头三清也高调入局,发布了两款突破性的罕见病基因药物,尤其是SMA基因药,将诺华和罗氏的天价孤儿药打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三清还宣布将继续研发罕见病的基因药物,甚至还列了个清单。
这阵势不由让武田和久深感不妙,如临大敌。
要知道,罕见病多达7000余种,全球病人超过3亿人,完全是一片还未开发的蓝海,多几个药企进场其实问题不大,也构不成太大的竞争关系。
但三清这个药企,比较特别,跟其他的药企不太一样。
它并没有像大多数药企一样,研发缓解罕见病的药物,吊着患者终身服药,最大程度榨取利润。
而是直接釜底抽薪,一上来就研发基因药,直接治好了患者,彻底断了罕见病的根。
简直就是不讲武德,不讲道理!
大多数药企其实有个约定俗成的默契,他们往往更愿意研发那些慢性病药物,让病人一直服用下去,这样病人不断服药,往往能够十年,二十年,甚至是终身为药企贡献利润。
这样的药物,才是药企的最爱。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药企最讨厌研制抗生素类药物,因为病人生病以后,吃了几次就治愈了,除非复发,否则再也不需要服药。
那么药企就无法持续从病人身上获利,因此就没什么动力继续研发新药。
常见的疫苗类药物也是如此,打一针就不需要再打了,一锤子买卖,药企能喜欢才怪。
而罕见病药物就不一样了,患者都是从小就发病,从小服药,能一直吃到死为止。
只要研发出一种药物,不但能卖高价,还能一直这么卖下去,简直就是药企心中的完美药物。
然而这个默契,马上就被三清打破了。
三清一出手,也不研发那些缓解病情的药物,榨取长期利润,而是直接把患者都治好了。
不但抢走其他药企的市场,还降维打击,直接一锤子砸掉整个场子。
这怎能不叫他们暴跳如雷,气急败坏,同时又心生恐惧。
武田制药做为罕见病第一巨头,势必直面三清的巨大冲击,因此不得不做出反应。
这也是让武田和久皱眉沉思的原因所在。
一直到太阳落山,天色渐黑,武田和久才回过神来。
他叫来了几位公司高管,要一同商议应对之策。
“相信你们已经看到华夏的三清药业最近的一系列举措了。基因药对病人的吸引力毋庸置疑,一旦有基因药面试,其他的缓解病情类药物将会彻底失去市场。”
“公司目前的四大核心治疗领域,消化领域,血液制品领域,抗肿瘤领域,以及罕见病领域。本来抗肿瘤领域我们面对三清已经很难受了,已经在逐步转型,现在又在罕见病领域对上了。”
“罕见病领域是公司目前投入最多的领域,绝对不能放弃,哪怕后退一步也不行。”
“目前,公司已经上市不少罕见病创新药,覆盖A型血友病、法布雷病、戈谢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疾病领域。去年,公司两款罕见病创新产品,瑞普佳和飞泽优被成功纳入华夏医保目录。今年公司预计还将在华夏上市4款罕见病创新药。”
“这一切都表明,华夏市场对公司来说非常重要,而罕见病领域更是重中之重!”
“虽然三清还没有针对我们的上市药物出手,但这也是迟早的事。诸位,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
武田和久一口气说完,目光如电般扫视着面前的几位高管,期待着他们的回答。
现场顿时陷入沉默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