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坏坏滴猜测了一下。
只是这个猜测被发出来之后,很多人不由自主的就相信了。
对了!
还记得安导刚出道那个时候,《天龙八部》不就是这样吗?
拉着别人当免费的宣传,贱!
可这次,这个贱招竟然用在了赵同明的《三国演义》身上。
“这感觉要砸招牌啊,边拍边播对演员和导演的要求强度非常大,最关键的是边拍边播很容易造成烂尾,毕竟一旦上播就不能停下来了,偏偏还有个高质量的《三国演义》在旁边虎视眈眈,安导这一步棋可是下错了!”
“这的确是一步臭棋,而且我搞不懂啊,安导又不是新人导演,他用不着踩着别人上位吧!”
“兴许人家就是有这个自信呢!”
“或许真的想比比吧!”
“可他妈这是二套啊!”
《西游记》上播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甚至于这一次《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的消息突然暴涨了。
当然得涨了,这可是很难见到的。
什么新旧导演之争!
什么名著改编之争!
对于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而言,这些颇有噱头的标题党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可恶了,因为他们感觉比那些媒体还要激动。
周一晚八点!
《三国演义》正式上播!
陈安歌也打开了电视。
虽说他已经看过了好几个版本的《三国演义》,但每次都会给他不一样的感受。
他和别人不一样,他喜欢看一本书的不同版本,就像不同版本的电视剧。
当然,有些版本的确是粗制滥造。
但《三国演义》毕竟是国字牵头,所以必定不可能粗制滥造,区别在于导演的风格。
片头开始了。
曲风古朴,辞藻犀利,而且是原创,并未用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毕竟是赵同明的优势所在,他背后那一票《三国演义》研究员那可肩比翰林院!
片头里面是剪出来的正片片段,并未标名字,所以单纯从片头出现的人物并不能看出到底谁。
但其中有些人物特点鲜明,比如关羽,张翼德,当然,也出现了三英战吕布的画面,以及那位拿着白羽扇的诸葛亮。
不得不说,赵同明在选角上面的确有一手,虽然还没看正片,但是关羽和张翼德的选角非常好。
尤其是关羽,陈安歌看到了一张关羽马上抚须看人的片段。
关羽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是个十足的丹凤眼美髯公!
还提到关羽的丹凤眼之中暗藏杀机。
陈安歌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一双暗藏杀机的丹凤眼似乎不是化妆所致,可见赵同明在选角上面的确是下了重功夫的。
只是……
随着第一集的戏开始,陈安歌的感触就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第一集讲得是桃园三结义,投奔刘焉斩黄巾的事情,但是……
且不说台词,单单三人见面就很奇怪,而且情节推进的有点太快了,给人感觉就好像少了什么东西。
不过片子初期给人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服装道具以及画面设计上,还原度非常高,而且片子本就是在三国旧址上面拍摄的,人物大都是糙汉子,在面若敷粉的影视圈里面,还真是一股清流。
一般晚八点档的都是一二集连播,《三国演义》亦是如此,不过两集看下来只有,陈安歌终于发现赵同明好像把很多东西都删了。
而且……
有那么一种怪怪的感觉。
两集看完,陈安歌并未去看网上的讨论,而是在文库里面找了一下《三国演义》。
而当他看到了那两个版本之后,陈安歌……
懵了!
MMP的!
再一搜《西游记》……
完了完了!
陈安歌整个人都懵逼了。
他在拍摄之前,忘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这个缺少了清那个朝代,而偏偏明末清初时期,出现那么几个怪才!
比如金圣叹,而与《三国演义》息息相关的,则是那位毛宗岗啊!
因为历史的问题,所以文字的流传其实非常难,更何况小说,而巨大多数的文字流传,其实原本早就没了,流传下来的大都是复本。
当然,复本其实也算很不错了,可最可怕的是绝大多数小说,都会被历史上一些人物批评。
也就是说,他们每一次批评删改,小说都会变一下,最终变成了如今市面上流通的本子。
陈安歌所知道的《西游记》,《三国演义》,那都是经过别人删改的,而且在新大华成立之前,版本极多,以至于大家都叫《西游记》,可当你翻开之后却发现各有不同,甚至有的十几万,有的几十万。
当真是出现了真假美猴王。
而这种差异性又没办法改变,所以新大华之后,国家出面,彻底整改,最终形成了《西游记》。
两个世界是一模一样的手段,而这里的《西游记》是在八十三年前第一次出版的,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做了整体更改,而正因为做了整体更改,所以就和陈安歌所知道的《西游记》差别不小。
但这其实影响并不大,因为不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西游记》都有一版‘世德堂本’,而两世的本子都是根据这个本子更改的,而且《西游记》被人批改的并不多。
但《三国演义》不同啊,三国演义不知道被多少人批改了,最关键的是批改《三国演义》出名的也不少。
比如通俗演义,志传版本,批评版本,毛氏版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