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美奖、多伦多、特柳赖德的顺风顺水,让安迪有些得意忘形,对蓝礼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可是随后“恶老板”和“速度与激/情5”的先后遇阻,却敲响了警钟,安迪开始重新调整计划。
“速度与激/情5”确实是一次良机,可是,如果将目光锁定在片酬上的话,最多就是一百万美元,封顶是一百二十万,这其实没有太多意义,即使错过了这一部作品,凭借着“太平洋战争”和“活埋”两部作品累积下来的口碑,安迪可以在任何一部商业电影里,为蓝礼争取到如此级别的片酬,八十万上下徘徊,那么,他又何必着急呢?又为什么非得是“速度与激/情5”呢?
更何况,蓝礼接拍“爱疯了”,仅仅只是两万美元的片酬,这与当初蓝礼出演“太平洋战争”一集的酬劳是一致的。由此可见,片酬对于蓝礼来说并不是最为重要的。
仔细思考,“速度与激/情5”对蓝礼来说最大的正面影响是什么?
增加大片经历吗?以第三主角的身份也太掉价了;扛鼎大片票房的成功吗?电影上映之后,如果票房成功,人们会说是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的功劳,如果票房失败,人们则会说是蓝礼-霍尔的选角失败,这才是现实;锻炼演技吗?这显然是一个笑话。
试水动作电影,开辟蓝礼的商业潜力?这是一个原因,但却不足够。
在安迪看来,“速度与激/情5”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曝光率,还有认知度。
接下来,蓝礼将会进入颁奖季的争夺之中,“活埋”这样一部无根无基的独立作品,几乎可以说是姥姥不疼、爷爷不爱,同时也没有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这样顶尖的大牌挂名制作人,就连圣丹斯的加成都没有,仅仅只是依靠着多伦多的一口气,想要在竞争激烈的颁奖季里杀出一条血路,堪称痴人做梦。
可是,通过“速度与激/情5”的拍摄,制造话题热点,吸引更多关注,让“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开始变得耳熟,继而配合焦点影业的宣传策略,这才可能赢得一线生机——微弱的一线。
归根结底,颁奖季是一场公关战,如果大家就连这部作品、这位演员都没有听说过,怎么可能投票呢?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静静等待着酒香来吸引客人的沉静和优雅,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如果“速度与激/情5”不能给蓝礼带来这些关注,安迪认为,还不如推掉这部作品,然后重新挑选,没有必要仓促之间就拍板决定。作为经纪人,安迪必须为蓝礼的职业生涯做出更加详实也更加长远的规划,他不想要揠苗助长。
特柳赖德的小意外,产生的影响波长还是十分明显的。
“百分之零点五的分红。”安迪不紧不慢地说道,显然构思已久,“另外,蓝礼必须作为剧组的第三主演,全程参与所有节目的宣传,我的意思是,各地的首映仪式,还有所有脱口秀节目以及电台节目;另外,还有各个场合拍照的位置,杂志的、首映式的以及新闻发布会的。”
好莱坞的体系是十分成熟完整并且错综复杂的,单单以演员来讨论——
在剧组拍摄时,是否单独配备房车,包括化妆师、服装师、助理等等在内的工作团队是多少人,在拍摄场地是否拥有标注自己名字的椅子,拍摄的交通费用是否给予报销……
宣传期间,是不是每个宣传行程都上,出席的话又是什么位置,官方新闻稿照片上所处的位置——乃至于拍摄角度,新闻发布会的位置在哪里,是否拥有拒绝出席节目的权力,杂志采访时的篇幅和重量将是如何,随行团队是官方配置还是自己携带,宣传的服装又是否有赞助……
电影成片出炉之后,演员是否具有提前观看的权利,又是否拥有否决自己表演片段的决定,还是否拥有对剧本进行修改的权利……
电影片头和片尾的字幕是什么分量,演员名单是否单独列出来,到底第几个出现,字体的大小和位置又如何,乃至于搭配的背景画面是否和其他演员不同……
这所有的所有,都是不同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将演员区分成为不同的级别,越是大牌的演员,要求就是越多,而且越具体、越详细。甚至于顶尖大牌还可以要求,自己拒绝和某位艺人同台,即使只是宣传期间的意外相遇也不能,这一切都可以在合同条约里白纸黑字地规定清楚。
“当然,还有电影字幕的位置。”安迪又补充说明到,“速度与激/情5”是一个庞大的剧组,核心角色就有将近十位,除了两位绝对核心之外,其他演员的位置争夺势必十分激烈,安迪必须为蓝礼争夺到一个更加有利的位置。
虽然说,这一切都是尼尔在预料之中的答案,要求得到第三主演的相对应待遇,无可厚非,但尼尔还是不得不佩服安迪的野心和执行力,就好像一张天罗地网,静静地等待着他落网。原本,他们以为自己把一切情况都掌握在手中,可是居然还有在后面等待的黄雀。
放弃蓝礼?还是顺势妥协?
尼尔的脑海里再次出现了两个选项,不过这一次他没有犹豫,“不如这样,一百万片酬,然后第三主演的待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