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次依靠传球打开局面,成功拿到了首攻。至少从现在看来,陆恪的膝盖伤势应该没有太大影响。这是好消息!”
演播室之中,可以隐隐察觉到球场之上的细微改变,但仅仅只是两次传球而已,现在就开始高谈阔论为时尚早;球场之上,防守组球员也隐隐可以捕捉到这种氛围的变化,但现在参考数据还是不够,他们也只能归结于“陆恪伤愈回归之后的士气高涨”了。
陆恪的战术稍稍做出了改变。
乔恩-鲍德温和安匡-博尔丁的跑动战术都变得简洁明了了,主要以基础跑动路线为主,也就是在三十二支职业球队之中都无比常见的基础路线。
如果他们可以撕扯出空档,那自然是最好;如果没有办法,那么他们就作为牵制角色,干扰防守组判断——这也是之前比赛中,他们始终没有能够达到的目标,不仅没有干扰对方,反而还干扰到了自己的队友。这也是现在陆恪一直在努力避免的。
洛根和吉恩的跑动路线则更加错综复杂,延续了旧金山49人过去两个赛季西海岸进攻的精华内容。
同时,陆恪有意识地将整个传球线路拉近到短传区域——既然绿湾包装工希望将整个防守阵线压上,那么陆恪就让他们得偿所愿,将计就计,以自己的防守阅读提前做出预判,而后以快速出手的姿态做掩护,临场对传球路线做出调整,就连他自己在出手之前都无法确定传球目标,那么防守球员就更加无从判断了。
如果短传区域能够持续打开局面,那么随后就顺势用弗农替换乔恩,以弗农作为桩子,将防守组力量进一步钳制在短传区域,陆恪就能够伺机寻找计划在长传深远区域完成致命打击。现在将乔恩留在场上,主要还是为了麻痹防守组的判断。
但这也意味着,陆恪需要更加冷静也更加全面,瞬息万变的比赛过程中,只要他的判断稍稍出现偏差,那么所有战术也就付诸流水了。
现在看来,连续两次传球都轻松取得了成功,洛根和博尔丁在负责接球的时候,都没有遭遇到对位防守的压力。接下来,如果陆恪还能够持续贯彻实施,那么乔恩和博尔丁也将能够发挥出外接手的作用。
陆恪的整个大脑就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般,持续运转着。
己方四十码线,一档十码。
旧金山49人进攻组没有变阵,绿湾包装工防守组也就没有变阵,
陆恪认认真真地看了看防守组的站位:角卫、内线卫、外线卫,然后就开口询问了一下战术室里关于己方右翼、对方左翼的两名防守球员本场比赛的表现情况——角卫山姆-谢尔德斯、外线卫麦克-尼尔(Mike-Neal)。
麦克-尼尔是四年级生,2010年第二轮五十六顺位,过去三个赛季的表现都只能说平平,去年作为轮换球员登场也乏善可陈,错失擒抱是他的最大问题。这些都是赛前准备状况。
但今天比赛开始之后,因为乔恩和博尔丁的路线跑动失误,往往不需要对手发力,49人自己就葬送了机会;而后陆恪又缺席了大半场比赛,对于球员状态没有太多了解。现在,他需要知道一些基本数据。
哈勃瞬间就明白了陆恪的想法,“没有问题,可以从这里突破。你安排洛根和他对位,洛根基本能够占据完全上风。”
包装工防守组现在采用的是对位防守,以两名角卫和两名外线卫来对位盯人,然后其他球员辅佐协防,尽可能掐死陆恪的传球路线。按照赛前布置,吉恩对位尼尔、洛根对位谢尔德斯,因为尼尔足足有262磅(119公斤),尽管体重占据优势,但面对吉恩的速度却束手无策,反而是防守洛根能够占据更多上风。
但现在,陆恪却改变了想法。
得到哈勃的支持后,陆恪立刻就修改了战术,两翼外侧的洛根和博尔丁就对调了一个位置。
而包装工防守组则没有移动——他们是对位防守,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对应位置,同一个位置更换了球员,他们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站位,更何况是左侧和右侧这样乾坤大挪移式的调度,他们依旧坚守在了原地。
陆恪必须重新布置战术,他还是对着乔恩又重复了一遍战术,紧接着就看到乔恩转过头来,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困惑,这使得陆恪不得不快速上前,在乔恩耳边简单解释了一下战术,确定乔恩明白了之后,这才重新回到口袋中。
陆恪觉得自己好像是幼儿园老师一般。但如果这样,能够确保乔恩正确执行战术,那么就一切都没有问题——问题可以留在比赛之后再慢慢追究和解决。
“攻击!”
开球之后,陆恪就开始小碎步后撤,不是平常口袋脚步的后撤步,而是螃蟹横向移动式的后撤步,与马库斯交错而过之后,陆恪做出了一个交接橄榄球的动作,但脚步还在持续后退,眼看着马库斯就错位来到了陆恪身前,为陆恪增添了又一道屏障,陆恪这才开始后撤步调整位置。
从手枪阵型的站位来到了散弹枪阵型的站位——与进攻锋线的距离拉大到七码,但显然包装工防守组突然发动了强力冲传,他们拒绝让陆恪能够持续在口袋里平稳地完成传球,防守锋线就如同推土机般持续前进,陆恪才刚刚拉开距离,转眼距离就再次被缩短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